第207章 粮荒(上)(2 / 2)

大唐奴牙郎 夜尽长 0 字 2022-08-31

康家家主康宗昌,朝堂内端坐的其它昭武九姓族长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有曹姓族长说道:“曹家借了同罗商户和灵州商户的名号,分批采购,大量屯集了凉州市面上的稻粟,今日粳米价格又涨了两成,城南已经断货了。”

有石姓族长说道:“石家买下了神乌和昌松屯仓的麦面,凉州五县怕是小半的麦屯,都入了石家的粮库。”

又有米家族长说道:“我派遣家中所有的商队,去了番禾、嘉麟等商道,设置关卡,买下所有运往凉州的牛羊,确保不会有一头牲畜进入凉州城。”

……

康宗昌听完众多族长的发言,抚须笑道:“城中南北市集,粮食早已匮乏,不少食肆和米店,已经无粮可卖。这样下去,用不了多少时日,凉州城内必当大乱。”

有人担忧的问道:“倘若城中生乱,王忠嗣一纸令下,引军回城,我们又当如何?”

康宗昌:“河西诸军使因前线战事吃紧,不得不开拔西行,眼下大唐正在和吐蕃和吐谷浑的联军打得不可开交,哪有功夫理会这里的事情。即便王忠嗣分兵回城,一来军中粮饷本就不足,哪来的余粮应付粮荒?二来前线距离凉州城有半月路程,一来一回耗费时日不说,还会给吐蕃人可趁之机,如何取舍,王忠嗣自然分得清楚。”

有人又问道:“倘若王忠嗣下令从它处调粮呢?”

康宗昌嗤笑道:“调粮?他如何调粮?凉州城三面皆是大漠,距离最近的兰州也有千里之遥。眼下新粮还未上市,陇右商道又被切断,其它州府即便调粮,加上运输也要数月,哪能解决眼下这粮荒?”

还有人不放心:“凉州城中有应灾粮仓,倘若城中下令开仓放粮,以缓解粮荒,又当如何?”

听见『应灾粮仓』四字,康宗昌哈哈大笑,众人见之皆面露不解。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安家族长安启平,对康宗昌说道:“康老,凉州粮荒,他日倘若朝廷追究下来,咱们家中的那些小辈,又当如何自处?”

安启平此言一出,在座的昭武九姓族长们纷纷皱眉。

昭武九姓中的众多家族,其族中有不少小辈,都在大唐军中或是州府中职事,有府中录事这样的小吏,也有安思顺这样做了军使的大将。

凉州粮荒,固然是能打击王忠嗣的名望,并引发朝廷对其的恶感,进而抵制商税改制。

但是,朝廷事后追究责任,怕是城中官员皆要因此遭受处罚。

康宗昌开口说道:“王忠嗣增加商税,虽然现在瞧着增的不多,但此举可是小刀割肉,又似投石问路。倘若我们现在忍气吞声,那王忠嗣得了好处,下次说不定就会直接收缴我们的财产!”

“故而,有得必有失,想要保护我们的钱财,就必须要适当放弃一部分得利,经商如此,谋略亦然。”

见有些族长面露犹豫,康宗昌又说道:“此次以粮荒为由,根本目的不是在于赚钱,也并非是为了与大唐为敌,而是为了警告王忠嗣勿要损害粟特人的利益!”

“只要凉州城因粮荒引发内乱,又惹得朝廷迁怒于王忠嗣,那我们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到了那时,我们可以将屯集的粮食,分出少许,献给官府再赠给百姓,一来可以向朝廷邀功,二来也能收得民心。”

族长们听得此言,心中稍安,纷纷点头称是。

只有安家族长安启平,轻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见众人再无异议,康宗昌说道:“明日,各位族长不仅要加快屯粮的速度,还要四处放出两个流言:一、就说是王忠嗣的大军,为了凑齐粮饷,在临行前征走了城中大部分的粮食;二、凉州城南,陇右一带,由于吐蕃东进,游骑骚扰,商路大多中断,粮商无法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