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可能,就算英国人能在孟加拉湾海战后的6个月内完成艘以上新航母,也不可能将它们全部投入太平洋战场,而根据驻土耳其联合航空队的报告,上个月还在爱琴海发现了1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光辉”级舰队航母。</p>
等等——第二份侦察报告中,在辨认出那支舰队中大部分主力舰具体型号的同时,却没能辨认出两艘航母的型号,虽然无法排除这两艘航母真的是英国人的新型号,另一个可能却同样无法忽视:它们与那八艘战列舰一样,来自美国海军。</p>
如果后一个可能才是真相,那么更可怕的假设也就有可能成立:刚刚第二攻击波出发前往空袭的,其实是敌方故意暴露的诱饵,而另一支来自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特混舰队正躲在不知道哪个角落里,企图对我军发动出其不意的袭击。</p>
可是开战才一年半,美国海军哪里来的航母?</p>
难道是商船或邮轮紧急改装的辅助航母——所以才可以毫不怜惜地拿来做诱饵?</p>
对啊,就算是战术技术性能十分有限的辅助航母,如果是以执行空防任务为主,可以搭载的战斗机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加上基地航空兵就近轮派值班的战斗机队,足以构成一面连续不断的空防之盾。</p>
而根据孟加拉湾海战的经验,航母特混舰队在充足的战斗机,以及充分配置了防空火力的大中型舰只护卫下,能够大大降低敌方空袭的部队作战效率,并给对方带来难以持续承受的损失。</p>
这样就说得通了,不值钱的辅助航母,有大量空间安装各种防空火炮的数量众多的战列舰、巡洋舰——虽然是诱饵,却长满了毒刺,其故意暴露的目的不仅仅是转移我军的注意力,更要借机消耗我方的航空兵力</p>
不行,就算没有切实的情报可以证明这一推论,至少也得给东方司令官提个醒,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种时候,也顾不上别人会怎么想了,“监军”的帽子戴定了又怎样?老子就是监军,不服气找我们家女皇陛下哭去</p>
下定决心,潘国臣三步两步钻进舰桥,正要跟东方高搭话,头顶小喇叭里突然跳出一节凄厉而短暂的警报声,一个淡定的男低音随之报告:“8时10分,8点钟方向,我值卫机击落敌机一架,疑似单引擎水侦……”</p>
……</p>
8时0分,圣克里斯托瓦尔岛东岸,遭到当日第一波空袭后的基拉基拉航空基地,周围的丛林青烟袅袅,条跑道上的68架飞机却已经整装待发,它们的目标是90海里外的东亚军航母特混舰队。</p>
俯瞰1号跑道的简易塔台上,“巨嘴鸟”联合航空队司令官威斯特兰少将亲手拉动绳索,升起了起飞信号旗。</p>
响彻云天的引擎声中,一架接一架满载汽油与弹药的战机滑行、离地、爬高、编队、远去,不到一刻钟,跑道上已是空空如也。</p>
两个中队的1架皇家飞机工厂5型战斗机,四个中队的0架索普威思t.1“杜鹃”型鱼雷轰炸机,三个中队的17架汉德利佩季式或马丁式双引擎中型轰炸机,第一攻击波的实力较原计划有所缩水,这都要拜50分钟前华军舰载机那次不算很成功的空袭所赐。</p>
中国人再次投下了大量集束炸弹——新加坡航空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一种空爆燃烧霰弹,然而新加坡的悲剧并没有重演,早已清空的跑道和停机坪上并没有敌人想要消灭的目标,华军飞行员只得将炸弹看似盲目地投向跑道周围的丛林中。</p>
茂密的热带雨林与伪装良好的掩体抵消了霰弹的大部分威力——即便如此,还是有架四引擎重型轰炸机、5架双引擎中型轰炸机、7架单引擎鱼雷轰炸机、4架战斗机共18架作战飞机被当场炸毁或因伤当日无法出动。</p>
在此前后的惨烈空战中,基地的48架战斗机中有14架被敌机当空击落,着陆时又有1架坠毁,安全归航的战机中有架报废、架当日无法出动</p>
损失不可谓不大,对应的战果虽然暂时还无法确认,但就地面的损失来看,战斗机部队拦击的效果远不能算理想。</p>
倒是地面上的高射炮兵单位报来了不少夸张的击落数字——把这些数字加在一起,足以将整个空袭队击落两遍。</p>
“剑已出鞘,现在就看51特混舰队的了。”</p>
名义上司米切尔少将貌似豪迈的发话打断了威斯特兰的思绪,威斯特兰侧脸瞥了他一眼,淡然下令:“第二攻击波进场,还有,给我来杯咖啡,不加糖。”</p>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