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殿前攻心(2 / 2)

“我知道这很让难让人相信,好,传上来。”皇帝冲身旁的高公公道。

侍卫带上一个人,抬起头来,却是失踪在京城里的夏江。”

“夏江,你为何要举报梅长苏。”

“皇上殿下,老奴是不愿意看到皇帝陛下被欺骗,我本来已经逃脱,如果不是有确实证据,怎么会进宫,早已经逃出城去。”

见皇帝点头,夏江继续道,“皇帝陛下,中了火寒毒的人,外表无法辨认,但是脉象奇特只要叫人来把脉,就可以证实。‘

梅长苏忽然冷笑起来,“皇帝陛下,夏江这老贼哪里是逃脱了,他是被困在这京城里出不去,京城里天罗地网,他终有被逮住的一天。他现在来,不过是为了报复我。”

“试问,就凭一个火寒毒之说,就真的能辨别一个人的身份么,如果我的脉象奇特,就能证明我是林殊么?如果我的脉象正常,是否又能证明我不是林殊?”

“夏江此番来,不过是来诛心的,要来在陛下心中种下一棵怀疑的种子,陛下怀疑了我,也就怀疑了太子,必然会影响父子感情,这正中了夏江的离间计。誉王造反最大的受益人是谁?趁乱逃出天牢的人是谁?恐怕挑唆誉王的人也是夏江派去的。”

没想到誉王造反幕后推手竟然是夏江,皇帝知道这个秘密也只有当年几个老人,高公公,夏江知道,高公公是信得过的,想到誉王和怀了皇家骨肉的王妃惨死,不由对夏江心声怨意。

夏江也是精明之人,察觉到皇帝脸上神色变化,心中哀叹,露出绝望之色。

果然,皇帝沉吟一下,下令到,“把夏江拖出去不日斩首示众。’

听得此言,夏江满腔愤恨向梅长苏扑过去,掌风带着杀气欲置之于死地,梅长苏退后一步却无力避让,景琰飞身上去挡住夏江掌风,被震得连连后退,夏江却不减杀气,仍然挥掌劈向梅长苏,但这一挡之下,梅长苏已经避让到更远,夏江的掌风力度大减,无法伤及梅长苏,众侍卫一拥而上,把夏江牢牢架住。

见夏江在殿前动武,还伤了太子,皇帝怒喝,”押下去。严加看管。“

夏江知道再无机会,绝望喊道,”陛下可以不信我,但是切记宁可错杀,不可错过。“一路嚎叫着”宁可错杀,不可错过“被押出大殿。

但那”宁可错杀不可错过“之言却如刺刀般深深扎在了殿内每个人心中。

皇帝看了看眼前这个心思深沉到即便刚经历刚才的生死瞬间,却能依然保持一副平静神态的文弱书生,以及舍身替梅长苏挡了一掌的太子,心中念叨,宁可错杀,不可错过。扭身对高公公吩咐了几句。

高公公眉眼一跳,略一踌躇,似乎有了主意。

皇帝起身走下龙椅,对太子道,“刚才错怪苏先生,我自会安抚先生,我还有事情与先生谈,你先退下吧。’

景琰心中犹豫,想起蔺晨临行嘱托,道,”苏先生一直辅助与我,却无端受此污蔑,因我而起,自然由我亲自把他送回府中,否则我心难安。“

高公公此时却端上2杯酒来。

“刚才让先生受惊了,喝杯酒压压惊。”皇帝见太子执意不走,只好不去理他。

梅长苏迎上来。自从与静妃聊过一次,高公公已经有了打算,这宫里,早晚要归了太子。当下,端起一杯酒,特意放到托盘一端,道,“这杯是给苏先生的。”

这么明显的暗示,梅长苏自然知道这杯酒的含义,当下并不接过。皇帝脸上也露出古怪神色。

景琰见两人这样僵持,原本的怀疑坐实,愤而接过酒杯,”什么宁可错杀,不可错过,父皇是要让儿臣做忘本之人么,这杯酒就让儿臣来喝。“

皇帝一惊,作势阻挠,景琰见此景,试出酒里有毒,当下洒在地上。搀住梅长苏向外走。

皇帝忽然觉得自己无力阻挡,半晌才问高公公,”你相信梅长苏是林殊么?“高公公思索一会,露出笑容,”不信,如果他是林殊,太子怎么会舍得让他进宣镜司受苦?“皇帝点头,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想要这个答案来安慰自己而已。

景琰搀着梅长苏,曾经健壮有力的身躯,如今虚软地轻轻颤抖着,景琰心里如压了块巨石,无法呼吸,自己日夜想念的林殊就在身旁,此时却什么也不敢说。

走出大殿,走下台阶,郡主和蒙大将军已经守候于此,他们看了一眼景琰,迎上前搀住梅长苏,果然,他们早就知道他是林殊。

经过刚才那一番殿前惊心动魄的算计,再加上之前每日割血,梅长苏脚下步伐轻漂,几乎是全身依靠着蒙大将军和郡主托住,但他真的不想在儿时的伙伴面前露出虚弱之态,他曾经设想过无数次成功后相认,却没有想到这一出。林殊不能想象,有一天要靠景琰来帮自己挡住敌人的一掌,扶住自己软泥一样虚弱无用的身躯。

景琰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心中压抑,他漫无目的的走着,却发现到了静妃宫中。也许,只有在母亲怀中这里,才能无拘无束地痛哭一场,抒发心中痛苦。

”小殊为了这一刻,隐忍了十三年,他经不起再次失败,所以,你要步步为营,一步都不能出错,好吗。“静妃知道儿子的决心,没有多言,只有一句嘱咐。

景琰跪在静妃身前,把头从母亲怀中抬起,忽然想起什么来,道,”上次说的中书大人的女儿,这门婚事母亲安排吧。“之前景琰拒绝这门亲事,静妃其实有察觉景琰可能心有所属,这会却又答应了这门亲事,虽然有点诧异,但很快明白景琰为何如此决定,想到林殊和景琰两个孩子为了平反一事都将不知付出多少,静妃忍不住心疼地抚摸景琰的脸颊,轻声问道,“能告诉母后你心里那个女孩子是谁么?“

景琰没想到母亲已经看出自己的心思,虽然心中难过,还是摇了摇头,片刻,站起身来,脸上是坚毅之色,”我现在要做的是推翻十三年前的赤焰逆案,重审、重判,明诏天下,洗雪皇长兄与林氏身上的污名“。